用户名: 密码: 注册会员
·收藏本站 ·设为首页 ·English  
 

 
资讯 枣业资讯 热点点击 图片新闻 | 商务 供求信息 产品展厅 | 枣价日报 红枣保健 专家答疑 本站公告
技术 虫害防治 种植栽培 加工技术 | 旅游 景点推荐 精品路线 | 红枣论坛 红枣文化 行业标准
 
  您的当前位置:中国红枣网 > 枣论文库 > 正文
其他区域:首页
  
我国鲜枣产业优化创新战略构想
  】   来源: 发布日期:2008-2-22  浏览人数:1923  我来说两句>>  
 
    一、我国鲜产业发展现状
  1. 我国对鲜的开发利用为初级阶段
我国产量的95%以上是用来加工、制干的,鲜的产量不足5%,国内人均占有量估计只有0.05kg,鲜果品的营养成份丰富,经加工、制干后会大量丢失。其中,鲜Vc含量是干的33倍。所以,对鲜的开发利用引起人们高度重视。但是,目前能作为高档名贵果品;作为商品化、产业化、规模化栽培的品种只有一个——冬
  2. 我国鲜具有高档名贵果品的属性
  鲜的营养价值与保健、医疗功能,正适合新世纪人们崇尚养生、保健果品的消费心理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大面积栽培树,唯一具备果出口潜能的国家。栽培鲜特产区面积有限,与苹果等果树相比,树是低产果树,(产量是苹果的十分之一,但出口价是苹果的三十多倍),属高经济效益劳动密集型产业,这些都决定了鲜永远是高档名贵果品的属性。
3. 我国鲜种质资源非常丰富
  是我国特产果树,栽培历史悠久,种质资源丰富。我国广阔的栽培区,蕴惹着丰富的自然杂交、人工长期栽培、选育的鲜优良品种。冬就是在民间栽培品种中发现,并开发成功的,目前我国最优良的鲜品种。
  4. 滨州市冬产业化的重要意义
  滨州市冬商品化、产业化、规模化的发展,引起了国内、国际园艺专家、食品专家、产业投资商的广泛关注,并纷纷到滨州考察。滨州市抓住机遇,在科研院所的帮助下,全市上下形成“冬兴市”的共识。以沾化县为中心向周边县、乡辐射。冬已经成为滨州北部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滨州冬产业的兴起,对我国鲜产业化发展,建设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带,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对我国开发利用鲜种质资源,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鲜产业,改善我国居民食物结构,提高全民营养水平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  5. 我国鲜产业存在的问题
  理论科研工作滞后:包括商品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、栽培区化理论的研究及新品种选育、先进栽培技术、加工保鲜等多方面的研究。盲目发展,乱引乱栽,发展鲜一哄而上,不讲品种与适应地。品种单一:目前能作为商品化、产业化发展的只有一个冬,诸多鲜品种能否实现商品化栽培有待论证。与国际果品市场接轨的标准化、商品化意识不强,栽培技术落后,优质果品比例小,经济效益不高。产业化组织、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。
  二、我国鲜产业优化与创新
  1. 鲜良种的概念
  我们的祖先是从食用鲜开始认识、栽培树的,并逐步进化为制干、加工果品,所有的品种都可鲜食。但作为商品化栽培、实现产业化、规模化经营的才能称为鲜优良品种。应具备以下特征、特性:果型标准、端正、整齐一致、色泽艳丽美观、以大果型品种的商品经济性状最佳。果品品质优良、营养丰富,能达到高档果品出口标准。丰产、稳产、抗病、抗虫、耐贮运。品种已经通过国家相关机构鉴定、认定、审定。在本栽培区已经有一定规模,证明可以在同等气候、自然条件下的地区做为产业化推广。
  2. 鲜良种选育工作的优化创新
  通过资源调查发现自然杂交、人工栽培的新品种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生产上的急需,目前,我国鲜优良品种单一,要实现早、中、晚熟品种搭配合理的目的,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。(由于树花器小、花期短、种核退化、有的品种含仁率极低,给树人工杂交育种带来极大的困难。目前,只能采用选育周期长、难度大的自然杂交、实生播种、人工选育的方法)。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在胚乳培养、胚培养、染色体加倍、多培体育种、抗病基因转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、探讨。鲜新品种的选育需开辟新的科研途径。
  3. 鲜品种选优工作的优化创新
  目前,我国栽培的鲜品种大多数都是一个群体。比如冬就是一个大家族,沾化冬、薛城冬、黄骅冬、成武冬等,原有母树类型较多。同一品种的果实性状存在的差异较大,极不适应入世后我国鲜做为产业化、进行商品性经营的现状,每个品种都面临着提纯、选优的重要课题。应首先发现选择具有该品种优良特性的单芽、单株。证明遗传性能稳定后,建立种质资源圈进行良种扩繁。制定严格的“品种标准”,并按标准生产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国际果品市场接轨,形成特色鲜果品产业的目的。
  4. 栽培模式、栽培技术的优化创新
  生态型栽培模式:作为水土保持林、防风固沙林、水源涵养林,以改善、保护生态环境为主,经济效益为辅。经济型栽培模式:高产、高效、间作套种等集约化栽培模式。主要用于无公害果品基地、高档果品基地、出口果品基地的建设,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目的。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:一种全新的自然人性化栽培模式,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,追求高层次的生态环境效益,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合一、与显著的经济效益。比如,生态鲜园、旅游观光、采摘园等。栽培技术的创新:应针对我国农文化素质、栽培习惯的现状,研究出农很容易掌握、科技含量高的简易栽培技术。
  三、耐寒鲜良种特产区理论的创新
  1. 耐寒鲜特产区的概念
  在我国栽培区,越往北鲜果品品质越好、含糖量越高。我国北纬40°以北的“三北”低山、丘陵栽培区,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,(这里植被破坏严重、水土流失加剧、自然灾害频繁,传统农业已经没有出路)。但是,这里光照充足、年积温高、昼夜温差大,生长着我国丰富的栽培与野生酸,种质资源,有着悠久的树栽培史。这里应该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耐寒鲜栽培特产区。
  2. 我国耐寒鲜特产区、良种理论的创新
  将北纬40°—42.5°之间我国栽培区,划为理论上耐寒鲜栽培区,将在这一栽培区种质资源中选育的新品种称为耐寒鲜品种,对我国鲜栽培区,区域划分、产业化发展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  3. 选育出两个耐寒鲜新品种已经推广使用
金铃圆、金铃长统称“朝阳金铃大”,是目前我国最耐寒的大果型鲜新品种,通过近十年的选育研究,于2002年9月19日、9月24日先后通过辽宁省科技厅、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、审定。中共辽宁省委、辽宁省政府已著书、辽宁省林业厅已发文在全省推广。目前已被引种到内蒙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北京、宁夏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填补了我国北纬40°以北没有耐寒大果型鲜品种的空白。金铃圆果个特大,近圆型,纵径4.25cm,横径3.92cm,平均单果重26g,最大75g。比冬果熟30天,正好填补冬上市前的空白。(在辽西同等栽培环境下梨平均单果重24g,最大55g)果肉致密,酥脆多汁,总糖32.32%,总酸0.39%,Vc329.3mg/100g,鲜食品质极上。金铃长果个大,长圆柱型,纵径4.30cm,横径2.98cm,平均单果重20.06g,最大28g。比冬早熟20天。果肉致密,酥脆多汁,总糖31.15%,总酸0.43%,Vc368.6mg/100g,鲜食品质上。 
4. 耐寒鲜区划理论的重大经济意义
  理论上的“三北”耐寒鲜特产区,是我国经济的最不发达地区。“三农”问题严重,生态环境恶劣。树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树种。如果在这里大面积发展耐寒鲜新品种,不但可以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,而且还可以帮助这里的农尽快致富奔小康。正好适合国务院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关于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并重的指导思想。如果在这里形成耐寒鲜特产区,将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。
  四、我国鲜产业创新战略
  1. 鲜产业的战略地位
 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出口鲜潜能的国家,鲜栽培历史悠久,种质资源丰富。据初步预测,我国鲜产业发展的产值将逐步达到、并超过制干、加工产业的产值,并将逐步上升为我国出口果品中的拳头产品。将在世界名贵果品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  2. 鲜产业理论科研创新战略
  我国鲜产业的科技工作者,为鲜产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科研试验工作。但目前看,还仅限于单一品种和初极研究阶段,与鲜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、与国际果品市场标准化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,还应对鲜区化理论、鲜品种的选育、选优、高效栽培模式、栽培技术及加工、保鲜等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科学的研究、探讨。
  3. 鲜区划、特产区、原产地保护战略
  我国鲜栽培区极为广阔,从北纬33.5°—42.5°,东经76°—124°纵跨9个纬度,横跨48个经度,应将这一栽培区的区划、品种、原产地进行科学的细分,尽快制定鲜栽培区划,名贵品种的优生带及原产地保护策略,使今后不再出现哪里都栽冬、哪里都栽梨的现象,避免盲目引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
  4. 鲜产业标准化、商品化建设战略
  标准化:就是对鲜产业链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、整体化制定标准。是鲜产业追求由量变向质变跨越、提高果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,是我国农业的又一场革命。商品化:是鲜产业化必备的基本条件,只有鲜产业的完全商品化,才能实现鲜产业化、规模化。才能达到鲜产业健康、稳定发展的目的。
下一篇:怎样迎接红枣市场的黄金期
上一篇:试析我国鲜枣出口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
用户名: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 

我来说两句

 

 
[ 关闭窗口 ]
郑重声明:
①凡注明“来源:中国红枣网 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中国红枣网 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红枣网 ”。
②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③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同本站联系。 联系电话:0312-3030010
 
 
 
  推荐企业  
·新郑市康达枣业有限公司
·攀枝花市银江安国枣业有限公司
·中国枣业信息传媒中心
·山东枣源食品有限公司
·河南省新郑奥星实业有限公司
·张氏枣业有限公司
·兴县盛源枣业有限公司
·河北省献县红枣研究会
·新郑红枣专卖
  推荐文章  
·金秋晒枣忙
·700年百年古枣树新疆安家
·昆明晋宁县30亩山西梨枣上市
·沙井镇召开“枣小食心虫综合防
·大荔县朝邑镇帮发展大棚冬枣3
·中国大枣之乡—孙家湾
·鲜食枣的保鲜贮藏关键技术
·吕梁市“运管杯”迎春书法展·
·陕北佳县红枣生产与气候条件
·260万人受惠万余远程客要多
·东亚运动会开幕式在中国香港举
·第七届全国特博会在安阳开幕
·重庆启动森林城市建设 40万
·奥巴马被9岁男童“问倒”
·如何加工制作枣醋
 

  设为首页 | 关于本网 | 网站地图 | 广告发布 | 枣品展示 | 枣类图库 | 本站公告 | 免责声明 | 友情链接  
  版权所有:中国红枣网 2006-2008  技术支持:中国枣研究中心 保定市金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
服务电话:0312—3377660 3030010  电子信箱:
在线客服QQ:277568377   在线MSN: hongzaowang@hotmail.com